新生兒黃疸持續不退?可能與膽管閉塞有關!

drsham

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問題,通常在出生後幾天內出現,並會隨著肝臟成熟而逐漸消退。但是,有些寶寶可能在一個月大後仍然出現黃疸,這時家長就需要特別注意了,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。黃疸持續不退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,包括潛在疾病(如膽管閉塞)。了解黃疸的原因和如何正確應對,是保障寶寶健康的關鍵。

Q1:初生嬰兒黃疸持續不退的原因是甚麼?
A:

  1. 溶血性疾病:當母親和嬰兒的血型不合時(如ABO或Rh血型不合),可能會引起溶血反應,導致紅血球大量破壞,膽紅素生成過多,導致黃疸持續且嚴重。這種情況通常需要醫療介入,以確保嬰兒的安全。
  2. 膽管閉塞:這是一種嚴重的肝膽疾病,會導致膽汁無法正常排出,膽紅素積聚在體內,導致黃疸持續不退。膽管閉塞是新生兒最常見需要肝臟移植的原因之一,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。
  3. 肝臟疾病或感染:由於病毒或細菌感染導致肝細胞功能受損,會影響膽紅素的代謝和排泄,導致黃疸持續或反覆發作。這種情況需要及時就醫,進行適當的治療。
  4. 代謝或內分泌疾病: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會影響膽紅素的代謝,導致黃疸持續不退。

Q2:若黃疸持續不退,有哪些醫療建議?
A:當黃疸持續不退時,需要進行詳細的檢查,以找出黃疸的根本原因。這可能包括血液檢查、影像學檢查等。根據黃疸的原因,可能需要長期追蹤或特殊治療。例如,阻塞性黃疸可能需要手術干預。此外,透過家長的細心護理和醫療團隊的配合,可以有效控制黃疸的反覆發作,保障寶寶的健康成長。

Q3:甚麼是膽管閉塞?
A:新生兒的膽管閉塞,又稱為膽道閉鎖,是一種僅發生於嬰兒的嚴重膽管疾病,需要早期診斷和治療。若不及時治療,會嚴重影響嬰兒的健康。這種疾病是指膽管被阻塞,導致膽汁無法正常從肝臟流入十二指腸。這種情況會導致膽汁積聚在肝臟內,進入血液,造成血中膽紅素升高,引發黃疸,患者的皮膚和眼白會變黃。

膽道閉鎖的症狀通常在出生後兩到六週內出現,包括皮膚和眼白發黃(黃疸)、肝臟變硬、腹部腫脹、糞便顏色變淡(灰白色)、尿液顏色變深等。有些嬰兒還可能出現劇烈搔癢。診斷通常需要肝功能檢查、影像學檢查(如腹部超聲波)、核醫掃描等多項檢查。由於膽管閉塞會對肝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傷,若未能及時處理,最終可能需要進行肝臟移植。

黃疸持續不退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,家長需要注意觀察和跟蹤,同時配合醫療團隊進行適當的治療和檢查,以確保寶寶的健康。透過正確的護理和醫療,黃疸可以得到有效控制,讓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