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黃疸嚴重恐傷腦?家長應注意的危險訊號!

drsham

黃疸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嗎?這是許多新手爸媽心中的疑問。事實上,大多數新生兒黃疸屬於「生理性黃疸」,通常在出生後2至3天出現,3至4週內自然消退,對嬰兒的健康及智力發展不會造成影響。然而,若黃疸持續不退、膽紅素濃度異常升高,則屬於「病理性黃疸」,這時若未及時治療,膽紅素過高可能穿透血腦屏障,造成膽紅素腦病(俗稱核黃疸),對腦部健康造成損害。

Q1:黃疸與腦部健康有甚麼關聯?
A:膽紅素是紅血球代謝的產物,新生兒由於紅血球壽命短、肝臟功能尚未成熟,加上腸肝循環較強,容易發生黃疸。當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過高時,膽紅素分子會與紅血球上的白蛋白分離,變得足夠小,能夠穿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,直接損害神經細胞。這種損害會影響運動協調、聽力及認知功能,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永久性腦性麻痺或智力障礙。

臨床上,若黃疸持續至寶寶2週大以上,或膽紅素數值過高,可能會出現「核黃疸」症狀。因此,病理性黃疸若未及時治療,確實有機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及整體健康。

Q2:如何及早預防與治療新生兒黃疸?
A:為了避免黃疸對嬰兒腦部造成不可逆的傷害,及早發現與治療是關鍵。新生兒出生後,醫生會每天檢查嬰兒的黃疸水平,測量皮膚或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。如果懷疑膽紅素超標或不準確,就會進一步驗血檢查。經評估後,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「照燈」或其他治療,以迅速降低膽紅素水平。

家長的角色也十分重要。出院後,應密切觀察寶寶的皮膚及眼白是否持續發黃,並留意寶寶的胃口、活動力及精神狀態。若發現寶寶胃口下降、活動明顯減少,或黃疸持續不退,應立即就醫,或到母嬰健康院覆診,檢查嬰兒黃疸水平和量度體重,如有需要,可能會建議安排入院「照燈」。

黃疸本身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,關鍵在於是否及時發現與治療。生理性黃疸多屬正常現象,無需過度擔心;病理性黃疸則需高度警惕,及早介入治療,才能有效保護寶寶的腦部健康,避免智力、聽力等神經系統受損。家長應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,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。

如懷疑寶寶有黃疸問題,建議諮詢專業醫生的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