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大便次數比平常少?擔心孩子患上兒童便秘?了解便秘的定義、症狀,有助家長及早識別並採取適當的處理措施。本文將帶你了解兒童便秘的相關資訊,包括兒童便秘的重要性、孩子患上便秘的表現,以及兒童便秘的常見原因,幫助家長更好地關注孩子的腸道健康。
Q1:怎樣知道孩子患上便秘?
A:醫學定義上,便秘是指「排便次數減少」或「長時間無法排便」。不過,兒童便秘的判斷不僅限於醫學定義(如每週少於2次),更重要的是關注孩子在排便過程中的舒適度(是否困難或疼痛)。如果孩子三天才排一次便,但排便時輕鬆、無腹痛,這並不算便秘;反之,即使排便頻率「正常」,但每次排便都感到辛苦、不順暢,或經常伴隨腹痛,則可視為便秘。對於家長而言,只要孩子排便過程感到不適,即應視為便秘。
Q2:便秘的常見原因是甚麼?
A:某些疾病可能導致兒童出現便秘,例如先天性巨結腸症(Hirschsprung’s disease)引起的腸胃功能異常。剛出生的嬰兒亦可能因難以吸收和消化奶粉中的鈣化合物,導致便秘出現。幼兒開始進食固體食物後,腸道未適應多樣化的食物,也容易引發便秘。不過,大部分嬰兒便秘屬於發展性問題,腸道需要時間適應新食物,此為無特定原因的便秘。
兒童便秘雖然常見,但不僅限於排便頻率,更需關注排便過程中的不適。了解便秘的常見原因後,家長應以孩子的日常表現和不適感為核心判斷標準,及早發現進行飲食調整、生活習慣改變,或必要時的醫療介入,幫助孩子恢復健康的腸道功能。
如有疑問,建議諮詢專業醫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