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,為了預防乙型肝炎,接種疫苗是有效且重要的措施。本文將解答有關乙型肝炎疫苗的常見問題,解析如何正確處理這種常見疾病,幫助大家了解是否需要接種乙型肝炎疫苗。
Q1:乙型肝炎是甚麼?
A:乙型肝炎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(HBV)引起的傳染病,在香港及中國地區非常常見,約有8%至10%的人口受到感染。乙型肝炎的危險性在於會引起肝硬化和肝癌,而這些病徵通常只在疾病的後期才會顯現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數是在五歲或以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,最常見的傳播途徑為母嬰傳播,即媽媽在生產前或生產過程中將病毒傳染給孩子。
Q2:如何預防乙型肝炎?
A: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,所有在香港出生的孩子都會被安排接種乙型肝炎疫苗,減低患上慢性乙型肝炎的機會。唯一例外的是體重出生少於2000克的嬰孩。如果嬰兒出生體重少於2000克,而媽媽不是還有乙型肝炎的話,我們會建議孩子體重達到二千克後,或滿一個月大時,接種第一劑乙型肝炎疫苗。如果媽媽患有乙型肝炎,孩子便需要在出生後同時接種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。除了接種疫苗外,患有乙型肝炎的媽媽也可考慮在懷孕時服用治療乙型肝炎的藥物,減低孩子受乙型肝炎感染的機會。
Q3:乙型肝炎疫苗要接種多少劑?
A:建議孩子至少接種三劑乙型肝炎疫苗。第一劑在出生後盡快接種,第二劑在接種第一劑四至八星期後,第三劑在 孩子滿六個月大後,及跟第一劑相隔十六個星期。疫苗基本上沒有任何副作用,除了接種部位可能出現紅腫或疼痛外。發燒也不常見。
不少私家醫院及診所現時都存有六合一疫苗,裏面包含乙型肝炎疫苗,可以供媽媽選擇。乙型肝炎疫苗是保護孩子健康的重要手段,家長應按照建議為孩子安排接種。如有任何疑問,建議諮詢醫生。